動物是人類最古老的繪畫題材之一,各國藝術巨匠對其青睞有加。十一月,藝術中心幼兒教育部的實踐體驗活動帶領小學員們走進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沉浸于《萌生:從齊白石到黃永玉》這一藝術盛宴之中,近距離感受大師筆下的生靈躍動,并將所見所感轉化為紙上藝術,讓此次藝術之旅變得更加意義非凡。
本次展覽由六個不同主題的單元組成,涵蓋了繪畫、雕塑、織繡、陶瓷、金工等諸多門類的精品。置身于藝術大師筆下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的“動物世界”,小學員們非常專注,目光中閃爍著好奇與向往。
老師詳細解析了作品中動物的神態、動作以及它們所處環境的微妙細節,并引導孩子們思考這些元素背后所蘊含的情感與故事。比如齊白石筆下的《虎》,描繪的是老虎什么樣的狀態?多出現于皇室紋章中的獅子寓意在何?
在老師的講解中,小學員不僅領略到了齊白石大師獨特的筆墨技法,更在墨色濃淡變化、虛實線條對比中感受到了中國獨有的筆墨之美。
隨著進一步探索,小學員們開始嘗試用自己的語言去描繪那些畫面,他們的小腦袋里充滿了無限的想象與創造。他們發現黃永玉先生與齊白石先生的藝術風格有著鮮明的對比,黃永玉先生的作品色彩更加豐富,筆墨大膽自由,如同都市涂鴉,不受傳統束縛,展現了國畫中的創新視角。
這次參觀,小學員們不僅直觀感受到了兩位藝術家藝術風格的差異,還學會了如何通過線條、色彩和空間的特點來區分兩位藝術家的作品,深深地被國畫的魅力所吸引。
展覽參觀結束后,小學員們回到教室,在老師的引導下嘗試借助國畫的形式,創作能表達“自我”的動物形象。
老師通過問答的形式,比如“我是誰?”“我是個怎樣的人?”“我的優點是什么?”“我的缺點有哪些?”等問題一步步引導小學員認知自我,激發他們表達自我、展現個性的勇氣。同時,老師還細致講解了國畫的基本技法,包括正確的握筆姿勢、毛筆種類、墨水比例等,并鼓勵小學員們嘗試運用自己喜歡的線條和色彩進行創作。
小學員們專心致志地在紙上練習線條和暈染技巧,接著用鉛筆在宣紙上勾勒出動物的雛形,各種各樣的小動物躍然紙上。最后,小學員們用墨汁和顏料對作品進行修飾、完善。每一幅作品上的小動物都活靈活現,充滿著創意和個性,展現了小學員們豐富的想象力和生動的表達力。
此次活動,使小學員們對國畫的歷史淵源、藝術特色及文化價值有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更為他們提供了一個近距離欣賞藝術大師經典作品的機會,領略大師們獨樹一幟的視覺語言與表達方式,掌握基本的藝術鑒賞技巧,并在藝術創作中探索出自己獨特的藝術表達風格。為小學員們的藝術之旅鋪設了堅實的基石,激發他們對藝術探索的濃厚興趣與無限遐想。